人形机器人(16.160, -0.43, -2.59%)概念股集体爆发,多股涨停。
今日早间,A股小幅震荡调整,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北证50等均飘绿,上证50创近1个半月新低,中证500、中证1000也创阶段性新低。超4700只个股下跌,成交保持平稳。
盘面上,人形机器人、固态电池、酒店餐饮、游戏等板块相对活跃,可控核聚变、多元金融、海洋经济、军贸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人形机器人逆势活跃
人形机器人概念早间低开高走,板块指数一度逆势放量涨逾1%。中京电子(9.910, 0.90, 9.99%)开盘一字涨停,连续第2日封板,江苏雷利(40.200, 4.23, 11.76%)、双林股份(46.350, 3.19, 7.39%)、嵘泰股份(42.150, 2.40, 6.04%)等涨停或涨超10%。
昨日,马斯克再度透露,特斯拉正在研发第三代Optimus,并称其将带来“诸多改进”。尽管马斯克未透露具体细节,但市场预期第三代Optimus有望在协调性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上实现提升。
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正式向公众推出Optimus,并已开始着手建设生产线,以实现大规模生产。特斯拉预计明年产量有望达到10万部甚至更多。
此外,“行者泰山”人形机器人也于昨日在泰山盘道进行首次测试。“行者泰山”人形机器人能上楼梯、山地行走,拥有50多项核心专利,计划应用于电网巡检 、智慧农业(3.030, -0.05, -1.62%)、户外搜救及工业作业等领域。
据浙商证券(10.440, -0.16, -1.51%)测算,2030年中美制造业、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10万台,市场空间约3146亿元。其中,灵巧手、行星滚柱丝杠、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市场空间将达到1022亿元。
国金证券(8.340, -0.10, -1.18%)表示,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,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最为确定的方向之一,获得了国内外顶级政策、政企资金以及科技龙头的全方位加持,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。从产业发展节奏看,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,2026年则迎来商业化爆发。